摘要:中医治疗肠息肉,要针药结合,用针刺合谷穴去排他的便毒。哪个药排便毒——僵蚕。为什么?蚕很特殊,它的大便
导致肠息肉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个是遗传。叫天道承负。
第二个是肠道微环境,肠道微环境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肠道过碱性。
什么叫肠道过碱性?我们的消化道,是有PH浓度梯度的,这个浓度梯度是为了我们消化食物。肠道构建了我们上消化道到下消化道的PH浓度值。上消化道是胃,他是酸性的。返酸、胃酸这个大家知道。十二指肠以后由于有胆汁,就开始进入碱性的环境,在大肠碱性进一步增强。大肠的碱性程度是最高的。肠道的过碱性就是发生肠息肉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为什么会出现肠道的过碱性?跟肠道的微生态有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胆汁分泌。因为胆汁PH值偏碱,胃液PH值偏酸,胆汁要中和胃液。胃酸食物腐熟之后进入肠道,这时候食物是酸性的,酸性的会腐蚀肠道,那么加入胆汁中和胃酸。胆汁不光消化脂肪,胆汁还要中和我们酸性的食物,所以胆汁是偏碱性的。如果说胆汁分泌增加,过度分泌增加,会导致肠道的过碱性。胆汁怎么才会过度增加呢?胆汁消化肉食,如果我们吃了大量高脂肪的食物,胆汁分泌就会增加。所以肠道疾病的患者有一个特点,喜欢吃红肉和动物内脏。肥甘厚味生痰生湿,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刚刚开始是个息肉,最后发展为肿瘤。肠道过碱性,是肠道的微环境问题。反映到患者的特点是过食肥甘厚味。肥指的是脂肪,厚指的是红肉,红肉指的是胎生的肉。尤其是以牛羊肉为代表,它和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肠道微环境的改变,除了过碱性,就是酸性不足,酸性不足才会过碱性。什么东西含酸性比较多呢?素食。素食含大量维生素C。结直肠癌的人不爱吃蔬菜。结直肠癌或者胃肠息肉患者的一个特征是饮食高脂、高胆固醇、低膳食纤维,他有不良的饮食习惯。
第三个特征和雄性激素有关系。
结直肠癌和雄性激素有关系。男性发生结直肠的风险高于女性。过去我们认为男性结直肠癌或者发生息肉最终形成肿瘤,他的风险高于女性。因为男性饮食习惯不好。男人醉生梦死、花天酒地,都泡在酒精里头。“酒精考验”他就要吃肉。哪有天天一瓶白酒下去,不吃一片肉的呢,谁也受不了。随着进一步研究的深入,把饮食习惯的因素剥离以后,男性结直肠癌发生率仍然高于女性,就说明它和性激素有关系。所以第一个是遗传因素,第二个是性别因素,第三个是饮食习惯。
第四个是炎癌转换,从炎症到肿瘤的转换。
由炎症到良性肿瘤、到恶性肿瘤。息肉很大一部分就是良性肿瘤,这个过程叫炎癌转换。
第五个因素是关于运动与肿瘤发生的研究很多,但是确定运动影响肿瘤的发生和肿瘤预后生存期有密切关系的是结直肠癌。
在我们的《华阳经》讲到“气宜鼓荡”,气在肚子里面要鼓荡。为什么要鼓荡?简单来说,我们的下肢静脉血回心,主要取决于心脏的负压吸引和肌肉的挤压。肌肉的挤压加上心脏的负压吸引使静脉血回心。因为静脉不能收缩,动脉才能搏动。静脉血回流靠的是肌肉的挤压。静脉瓣相当于一个口袋,血液上来就流不下去,肌肉挤压加上心脏的负压吸引它才能回心。血液到了盆腔,没有肌肉挤压,全靠心脏的负压吸引,所以盆腔容易瘀血。运动可以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同时对肠道的功能发生比较复杂的改变,促进肠道的运动、消化、吸收以及排泄,降低肿瘤发生的机会。
明白了结直肠癌的致病因素,我们就知道怎么去治疗。为什么我们第一个用济生乌梅丸?乌梅可以“蚀恶疮”,什么叫做“恶疮”?结直肠癌最后要烂,烂了流血,属于中医“恶疮”的范畴。从形的角度上讲,它是恶疮。从气的角度上讲,它调节肠道微环境,也就是调节肠道的PH值,纠正肠道的过碱性,制造一个不利于肠息肉发生的微环境。这个不利于肠息肉发生的微环境,恰恰是我们肠道正常的微环境。
第二个就是关于粪毒。我们说五毒致病、五毒伤人。大家跟我门诊看我针灸,就会经常看到我给患者排毒,真真正正的排毒,不是说概念排毒,就是以肉眼可见的方式让你看到排毒,还不是停留在脑子里面、幻想的排毒。金木水火土五毒,结直肠癌或者息肉属于土毒,也叫便毒,又叫粪毒。你可能不太清楚便毒是什么味,你就去卫生间拉一坨屎,把门窗都关上,在里头蹲一会儿或者凑近了闻闻,那个味就是便毒,它里面有大量蛋白质的腐败产物。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过久,蛋白质腐败产物就会过度吸收。每一种毒都有一个特定的穴位,便毒从合谷穴排。我们说“金针辟邪,银针试毒”。如果治疗神志病,我们下金针。我们现在用的都是钢针,不是银的,而钢针也能够试毒,它有可能通过针排出来,有可能通过局部皮肤排出来。一针扎下去,整个皮肤黑如墨炭。还有的人通过血液排出来,流出来的血就像墨一样。静脉血没这么黑,排几次后,他的血就变成了正常静脉血的颜色,有好多种方法。肿瘤发生不光是痰瘀互结、痰凝血瘀,还有毒聚。毒要聚在一起。排毒,我们有排毒经,有排毒穴,还有排毒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