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伤寒要把这七味药理解透

 健康知识 admin

摘要:当麻黄进入人体,由元气变化成药性后,将营卫的寒湿之气烘干,营卫寒湿之气被驱赶出外,所以汗出而愈,换句话

学伤寒,用伤寒,伤寒论是经典中的经典,每个中医人必学之书,只是很多中医人不得其门而入,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没有一块好的“砸门砖”……

现在,准备给你“七块砖头”,助你去砸伤寒大门!

从七味药去理解伤寒论,然后你就会知道伤寒的核心思维了,不过在讲这七味药之前,先看看一条伤寒条文,再给你配上整条的细解,先看看伤寒思维到底是如何的: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我们来看这条条文,伤寒要从阴阳处着眼,太阳病,阳浮阴弱,因卫阳盛不交于营阴,营中阳气弱也,阳浮者,热自发,卫阳收敛失职,不敛阳入营阴,则热发汗出,恶寒,因其营中无卫阳交合,恶风,因其卫阳盛,卫津被伤而恶风,风邪为热邪也,鼻鸣干呕者,因肺主卫,肺被中风所伤,而鸣,逆气而呕!

实际上仲景先师是在告诉我们,邪气和正气的战争状况,整篇伤寒都在讲邪正交战,条文中是因为邪气入卫层化热,热蒸汗出,营卫本是阴阳交合状态,因为邪气伤卫,使得营卫阴阳失于交合。

之前我们也说过了,人身到处是阴阳,我们读伤寒就得从阴阳着眼,从邪正思考。太阳中风,实则就是卫阳太过,营阴郁滞,营卫之阴阳不交合。

这是从阴阳和邪正的角度去切入理解伤寒的,再来看看从用药的角度去理解伤寒:

条文中是桂枝汤,这桂枝汤,起名就用桂枝,可见,桂枝是主药,我们从用药去理解伤寒,应该怎么理解呢?桂枝汤中,桂枝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其实就是引少阴之阳达营阴。

也就是说,桂枝这一物,实际上是从少阴也就是坎卦肾元之中,引阳气从内而外,从里而表出达,刚才说了,太阳中风,主要是营阴郁滞,卫阳失于收敛,营气为阴,阴郁是什么?

就是阳虚嘛,营气中因为卫阳不收敛入营,使得阳气太弱,这时候桂枝引阳气达营,这样营中之阴是不是可以鼓动而达卫气层?

所以桂枝是引阳气入营,鼓动营阴而交卫气,而白芍就是敛卫阳入交营气,这样就是阴阳交合了,营卫阴阳交合,然后合以姜枣甘,中焦阴阳得补,中焦健运,卫阳收敛,营阴外达,中风岂有不愈之理?

看了以上的条文讲解,感觉如何?是不是会有些理解如何入伤寒之门了?好,那我们别停下来,继续从药的角度去理解伤寒:

桂枝和芍药,上面条文中已经说了,就不再啰嗦了,再看另外的五味药:

1.乌梅―――最懂关门的家伙

乌梅在伤寒里出现在厥阴,厥阴是什么呢,简单理解,就是一气周流循环的终点,从太阳起至厥阴,再至太阳,一周之终点,这一气周流实际上就是阳气的运行循环,厥阴就是阳气在在少阴最底部出发,到厥阴再到太阳。

乌梅是干嘛用的呢?就是把厥阴这个门,稍稍关上,别让阳气升发得太多,乌梅酸温收敛,这个收敛的象,就是在关门,所以是最懂关门的家伙。

2.麻黄―――烘干机

麻黄呢,我们从麻黄汤的条文来看,就是在寒气入侵营卫时所用的,麻黄汤条文中,恶寒是主证,为什么会恶寒,就是因为寒湿之气侵点了皮肤表层,麻黄主要是发汗的作用,为什么可以发汗,就是因为麻黄相当于烘干机,或者说干燥剂。

 
你可能喜欢的:
购买正版,获取技术支持请联系,网先生(www.wangsir.cn)&壹网(www.0001w.com) 永久客服QQ:915688610